2013-10-09

Week 4 網路上的自我呈現

從這一周開始,嘗試用這樣的方式打部落格好了:

  1. 將一周的事項打在同一篇 - 這樣就不會對每天打網誌感到懶惰了
  2. 利用同步的方式寫文章

究竟能不能持續下去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Week 4
2013.10.07-10.13


應用社心

今天的應用社心,主軸依舊是放在網路。
網路上的自我呈現,與現實生活中的面對面,究竟一不一樣?

在課堂討論上,我們列舉了在甚麼情況下,網路上與面對面會有不同的自我呈現。例子不勝枚舉,舉幾個例子就好

  1. 面對邀約、想要拒絕人時的自我呈現
  2. 對喜歡、討厭的人的自我呈現
  3. 牙痛的時候(面對面時會說不出話,網路上辯才無礙 ...好吧來亂的)

還有,究竟為什麼在網路上的自我呈現,會與面對面時有所不同呢?網路有一個特別的地方 - 具有 匿名性。當對方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分時,自我呈現就可能有所不同。這就有點像是搶劫的時候,搶匪的臉上都會戴著面具,防止被別人看到。

突然想到一個議題:匿名性,會讓人做出平常做不出的事嗎
好像蠻有趣的 XD


思考與問題解決

經過上次的入門邏輯後,這週講的是問題解決(這不是廢話嗎)

問題解決的第一步是要先承認問題的存在。如果連問題都察覺不到,那就別提甚麼想要解決問題了,因為根本都沒有認知到,要怎麼想解決的策略?

確定問題存在後,替它設定目標。當達成目標後,才算是解決了問題

第二步則是列出已知的部分。因為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問題,只好從已知的部分挖掘線索。必須要挖角到有用的線索,才能夠進行下一步。

第三步,找出方法。舉個例子,從家裡到學校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像是先搭站牌離家近的 7 路公車到市區,再轉搭市區的 1 路公車到學校;又或者是多走一小段路,搭上直達校的公車;又或者是直接騎腳踏車到學校。

  • 問題的存在:從家裡到學校
  • 已知的線索:家裡和學校的位置、各式交通工具的存在
  • 可用的方法:轉車、走路搭專車、騎腳踏車

問題的解決是有 SOP 流程可尋的,特別是這種形式化問題。

延伸閱讀


正向心理學導論

比較古老的心理學(?)的焦點放在怎麼讓人恢復正常:像是臨床心理學,就致力於讓患有憂鬱症、精神分裂症等等精神疾患的人恢復過正常生活的能力;發展心理學則能夠幫助那些有閱讀障礙、學習障礙等發展疾患的小朋友趕上同儕的能力。

依照這門課的論點,之前的心理學焦點放在讓不正常的人恢復正常,對於怎麼讓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則是絲毫未提;就在這個 moment,正向心理學出現了。正向心理學研究先前心理學較未涉略的部分,像是幸福、快樂等等。所以研習正向心理學,或許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

即使如此,我還是對這門新興領域有所懷疑阿 ...

這週提到了個人強項。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部份,透過個測驗,可以知道自己的個人強項。Seligman 列出了 24 項個人強項,可以歸類成六個大項:(待補,手邊沒有資料= =)

正向心理學認為,透過加強個人強項,可以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


校慶盃

排球輸了阿 ...

慶幸的是,在接球方面沒出甚麼紕漏。對方過來的扣球,幾乎都有接起來、接給前面的輔舉(雖然有一球從我頭頂飛過去結果是場內,乾=  =)

但舉球手應該要負責的舉球 ... 還是不夠阿

  • 長攻算過得去,雖然沒有暴投出現,但平均的高度偏低
  • 修正球不太修正阿 ...
  • 當一傳太衝的時候,我的舉球也會跟著衝 ...
  • 中間 2 號球高度不夠穩定,有時會舉到 4 號位去
  • Back 還可以,因為不常舉吧

接下來可以往幾個方面去改進

  • 讓舉球更穩定;高度適中、別太貼網、舉在邊線
  • 先設定好球、壞球可以舉給誰,這樣球就不會舉的模糊
  • 很平的一傳直接撥過去、或是蹲低接
  • 練習吊球

BTW,我比賽的時候一直在想,今天的跑位怎麼還蠻順的
原來冠羽沒有在我前面,所以沒有人擋我(小聲) XDD


Written with StackEdit.

2013-09-29

09.24 星期二

目錄

Week2



思考與問題解決 - 邏輯入門

邏輯是甚麼呢,有請哲學哲學雞蛋糕的站長現身說法:
朱家安:「邏輯」其實可以用來指兩種東西:形式邏輯(formal logic)和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
形式邏輯包含語句邏輯(sentential logic)、述詞邏輯(predicate logic)、集合論之類用符號進行運算的邏輯系統。討論形式邏輯的例子,可以參考安萍的blog(http://aaphi.blogspot.tw/)。形式邏輯基本上跟數學很像,研究者大部分時間花在證明定理、區別各種公理系統的邏輯性質。這些技巧基於邏輯語言和自然語言的差異,基本上不太能夠用來分析和評論我們用中文或英文寫的論述(這或許有點類似於一些數學定理被證明出來,但實務上還不知道能拿來做什麼)。
批判思考,則是市面上談到「邏輯」的時候主要指涉的東西。我們平常說人家講話有邏輯、沒邏輯,大多都是指:在批判思考的層次上,對方的言論周不周全、有沒有錯謬等等。
當然,我們要談的是形式邏輯的邏輯。形式邏輯簡單可以分成語句邏輯跟述詞邏輯,我們談的是前者。以例一為例

例一
語句邏輯的例子:
  1. 下雨後,地板會濕
  2. 下雨了
  3. 地板會濕
假設 P:下雨Q:地板濕,可將例子翻譯為:
  1. P→Q (若 P 則 Q)
  2. (若)P
  3. (則)Q

總之,今天聽到了 事實邏輯連詞原子命題真值表 等概念,因為概念繁雜、難以書盡,所以決定開外掛使用傳送門:
作業是要推導出與 P xor Q 同義的語句,並舉出現實生活中的例子
互斥或

正向心理學導論 - 幸福是蝦米挖溝勒

幸福是甚麼

怎麼測量幸福

經驗抽樣法

即時測量

2013-09-23

社會科學口味重的一天(未完成)

微前言

最近一直猶豫著如何決定部落格的走向,究竟要像哲學哲學雞蛋糕那樣寓教於樂(?),還是要像 Taiwan2.0 那樣以文載道、化己見為文章的不著痕跡。想想後,還是先打吧。打了之後才會有資料(謎:實驗法中毒喔),才會有所根據得修改方向。畢竟連電腦玩物用 blogger 用的好好的,也買了一個網址;哲學哲學雞蛋糕的舊站(痾,這樣就有兩個舊站了耶,囧)經營的有聲有色、介面獨特,最後還是投向了 wordpress 的懷抱。

所以拉,還是先打吧,俗話說「做中學學中做」,打部落格就是要「ctrl-c ctrl-v」「先打了再說」。


目錄

今天因為一些緣故起了個大早(早上八點起床對大學生來說已經使很早了 XD)。回到住的地方後就著手正向心理學的作業、逛 FB。下午就準備上滿玲老師的應用社心(記得沒錯的話,今天要討論怎麼分派期末要應用的服務)

Rock 社會學

季的要補尖括號 XD

iframe width="420" height="315" src="//www.youtube.com/embed/DDs5bXh4erM"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

今天在臉書上看到了這篇文章:<什麼是「社運歌曲」?概念釐清與白衫軍運動歌曲的初步分析>。超酷的耶!竟然有搖滾社會學這門學科(好像算在文化社會學裡頭的樣子)

Google 後的相關訊息:

以我粗淺的知識背景,我使用畢業歌曲的類比、以及符號互動論來理解這篇文章。

今天在畢業典禮上播送的歌曲,原來並不見得是專門為了畢業而創作出來的。但今天因為這首歌的歌詞符合了畢業的意境,所以被老師、同學挑選為畢業歌。

幸福,誰說了算

應用社心大工程!


本文用 stackedit 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