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9

2013.12.07 粉彩之戰

粉彩之戰

  很早就看到這個訊息了。「泛科學 + 哲學雞蛋糕合辦的活動,又加上辦在高雄,這場不去,那甚麼時候去呢」我心想

  上午十點鐘,剛練完排球無力的我(或是早餐吃太飽懶得動的我)躺在床上休息;等待下午演講時間到了(一點十分入場),就馬上出發
  
  「下午一點三十八分 … 原來我睡了這麼久阿 …」
  
  …
  
  「!!??」


  
  到了會場(在男人窩),因為門鎖了起來,所以 Kris 特地下來幫我開門 … 這也算是某種成就吧(撞牆)。今天的演講有兩個題目,以下是活動頁面做的簡介:


演化的彩虹\顏聖紘
不易留下自己後代的同性戀,為何為演化出來?又,同性戀傾向是「不自然」的嗎?

粉色的驕傲\黃頌竹
非異性戀的性傾向、性別認同、或者是性癖好,經常被保守人士(特別是宗教保守人士)批評為不自然、而且是可以改變(矯正)的行為。但這些說法好像都忘了一件事:我們每天都在做許多不自然、而且可以改變的事情,但這些事不僅沒有矯正的必要,有些甚至是值得驕傲的選擇。既然如此,同性戀的不自然又算得上什麼?

 

演化的彩虹\顏聖紘




顏聖紘 教授

以後有機會打;先附上老師對活動的心得動態


 

粉色的驕傲\黃頌竹


  大意是,透過邏輯的推論,可以得出同性戀並不是甚麼可怕的事情;相反的,那些勇敢說出自己是同性戀的人,應該為了勇敢面對自己的自我認同而驕傲。
  投影片共分三個部分:自然與規範、自然的判準,以及值得驕傲(不太確定)

果然沒有當天晚上整理,就都忘光光了 orz



附上簽名 + 照片 XD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演講筆記

2013-11-15

高醫的借閱電子書攻略 + 心得

前前言

為了參加比賽,寫了這篇文章
這算業配文嗎 XD

前言

行動學習海報(圖一)

最近,高醫的圖資處很積極的在推動「行動學習」。從圖資處網頁的公告事項可以看到,大概每五筆就有一筆和行動學習有關。前幾天路過東側,剛好看到布告欄上貼著行動學習的心得競賽海報;借過很多次電子書又常常逾期的我,正好趁這個機會來說說一些看法

一、東西哪兒借 - 流程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行動學習,當然得先借到能查閱資料的行動載具才行(Ipad、Kindle、智慧型手機 etc)。目前高醫的熱門行動載具都必須要先預約(網址:http://ppt.cc/bJSx),然後到圖書館後棟三樓的聯合辦公室的數位資源組(地點口訣:三樓電梯出來,右轉右轉再右轉,看到一個漂亮的辦公室小姐,就是那邊了)。那冷門的呢?可以先預約,或直接到場借都可以。記得:目前規定只能借七天喔!不要逾期未還了。

二、哪一台適合我呢 - 觀點分享

「看你自己囉~」

好吧,這句話有點不太負責

平台觀點

ipad 圖片(圖二)

目前圖書館可提供外界的行動載具,三大平台都有了(Ios、Android、Win8)。以下提供給有品牌/陣營情節的人:如果是安卓迷,就挑 Acer 或 Asus 的平板;如果是果粉,那就挑 Ipad、Ipad mini 準沒錯;如果你是邪惡微軟的忠實客戶,那就挑 ASUS Eee Pad TF700T,或是 ACER W510 這兩台 Win8 平板電腦

需求觀點

win8 圖片(圖三)

接下來,就分享我使用行動載具的經驗好了。老實說,我覺得 … 邪惡微軟的平板電腦比較好用。

甚麼!不是很多人都在罵 win8 電腦好難用嗎?為什們反過來擁護它了?其實,就只是它滿足了我的需求而已。以下大概列出我的需求,以及相對於其他行動載具, win8 平板的優勢在哪

(需求 \ 平台) Win8 ios Android
看(修)投影片 o
滑鼠 + 鍵盤 o x x
能看 IE only 網頁 o x x

簡單說,我的需求是希望用到一台像小筆電一樣的平板電腦。這麼比較或許不公平,因為 ipad、Android 也可以加裝鍵盤;但,現況就是,學校目前只有 win8 平板配有鍵盤。就算去除這個因素好了,win 8 本來就是 桌機 / 平板 雙棲的系統,其他兩個系統是沒辦法比的。

除此之外 … win 8 糟透了 。它本身的 app 數量少,能夠用來作為行動學習的 app 就更是少了。若是以這方面考慮的話,ios 跟 Android 樂勝

三、讓行動學習更有效率的技巧 - 經驗分享

兩個劣勢

行動載具的優勢在於,使用者可以隨身攜帶者它、即時的接收訊息;而劣勢也很明顯,就是它無法像使用鍵盤那樣、進行快速的輸入。所以,將行動載具定位為「可以及時獲得訊息 output 、以及支援少量 input 的裝置」、並配合著它的特性使用,才比較能發揮他們的價值。

不過,從學校借用的又多了一個劣勢,就是「原裝置 app 數量少」。雖然能夠自行下載,但使用上就無法這麼便利、無形之中就提高了行動學習的門檻。那麼,該怎麼辦呢?

將劣勢轉為優勢

對於第一個劣勢(輸入功能差),我提出的方案是:替行動載具裝上藍芽鍵盤、滑鼠之類的配備。但行動載具再怎麼做,它的輸入效率還是不會比桌(筆)電還要好,所以建議還是改變使用的習慣,即不把載具視為能大量輸入、修改資料的工具。

對於第二個劣勢(app 數量少),我提出的方案是:不要用 app 了,使用網路端工具吧。會這麼說,是因為高醫是個 wifi 覆蓋率很高的地方,通常在上課的時候都能夠連的到 ikmu 上。以下,提供幾個我常用的網路服務

跟 app 一樣好用的網路服務

第一個,當然要推 Google Drive 了。它算是簡化版 Word、PowerPoint、Excel 的集合體。只要將資料傳上雲端,當你臨時想要調整資料時,就可以直接透過行動載具修改,而不必從電腦上修改、再轉存回要拿去列印的隨身碟。當然,你也可以直接把上課要求的閱讀資料都放上雲端,這樣就可以省下尋找不知道放在哪裡、找很久都找不到資料的時間了。

第二個,私心的推薦 - 心智圖。心智圖是甚麼東西呢?簡單來說,是一種幫助思維的工具,他在整理資料、統合多人想法的時候非常好用。電腦端可以用 xmind(http://www.xmind.net/)、Android 版可以用 Mindjet(http://ppt.cc/eCbu)、Ipad 端可以用 Idea Sketch(http://ppt.cc/Vu5f)。有本機端的,當然也會有網路版的。

mindmeister(圖四)

Mindmeister 就是一個網路的心智圖服務。因為它有跟 Google 合作,所以它的資料可以存放在 Google Drive 裡面。基本上,只要有 Google 帳號,就可以享受到很多免費的線上服務。因為課堂需求,研究過 Mindmeister,也寫了篇教學文。有興趣的可以去瞧瞧(http://ppt.cc/9GqO)。

四、小結

使用過幾次從圖書館借來的的行動載具後,我發現,可搭配鍵盤滑鼠的 win8 的平板、再加上便利的網路服務,是我最習慣、最喜歡的行動學習型態。當然,並不是說下載 app 不好,而是因為這樣的搭配剛好符合我對行動學習的需求。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行動學習的方式 ~

2013-11-11

大學所學課程

就當個紀錄吧

一年級


  • [必] 普心
  • [必] 心統
  • [必] 社會學

  • [選] 微積分
  • [選] 財務管理
  • [選] 哲學概論


    • [必] 普心
    • [必] 心統
    • [必] 生理學
    • [必] 文化人類學
    • [必] 心實

    • [選] 運動與健康
    • [選] 餐飲衛生與安全

    二年級
    • [必] 生心
    • [必] 發展
    • [必] 心實

    • [選] 心理人的生涯規劃
    • [選] 口述歷史與高醫傳承
    • [必] 服務學習

    • [必] 性格
    • [必] 社會心理學

    • [選] 團體諮商
    • [選] 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

    三年級
    • [必] 知覺

    • [選] 生涯規劃
    • [選] 人力資源管理
    • [選] 睡眠管理
    • [選] 心理、科學與新聞
    • [選] 運動心理學
    • [選] 精神醫學概論
    • [選] 日文
    • [選] 繪畫創作導引
    • [必] 認知
    • [必] 變態

    • [選] 網際網路與心理學
    • [選] 臨床心理學導論
    • [選] 表達技巧
    • [選] 心理學研究方法
    • [選] 遊戲治療
    • [選] 網頁實務設計
    • [選] 科學哲學

    四年級
    • [選] 資料庫理論
    • [選] 應用社心
    • [選] 量表編制與應用
    • [選] 正心導論
    • [選] 思考與問題解決




    # [必] 普心


    四年級
    # [選] 資料庫理論



    2013-11-10

    Fusion table test

    本來想要讓 iframe 可以自動調整高度,但因為技術水平太低,就算了 orz

    心理學的例子


    2013-11-08

    2013.11.08.508 從墨漬測驗看「雞脫光招待客人」

    Doodle 上的墨漬測驗 (Doodle 上的墨漬測驗)(非正式題目)

    這篇打算從介紹投射測驗中的一種 - 墨漬測驗,再論述其實這幾天新聞上炒紅的「雞脫光招待客人」,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種投射測驗


    墨漬測驗作為一種投射測驗

    今天(2013.11.08)google 首頁上出現了許多奇奇怪怪有趣的黑色圖片;其實,這些圖片的源頭是「墨漬測驗」。開發出這個心理投射測驗,是一個瑞士的心理學家,名叫羅夏克(Hermann Rorschach)。透過這個測驗,可以幫助治療師了解受測者的想法、性格。

    羅夏克
    (羅夏克,蠻帥的其實)

    那,心理學家怎麼使用墨漬測驗來幫助求助者呢?透過「投射法」。使用這種投射方法的測驗很多,像是「洛特未完成語句」、「屋樹人」等等;每種投射測驗的所使用的媒介不太一樣,「洛特未完成語句」使用的是未完成的語句、而「屋樹人」則是透過圖畫。不過都有一點相同:那就是,這些測驗都會提供模糊的情境,或是問題。墨漬測驗也是如此。墨漬測驗的圖都很模糊,所以每個人都可能說出不同的答案、心理師可以藉此分析求助者的心理人格、情緒。

    墨漬測驗

    羅夏克假設,受測者的答題,有很高的機率能夠反映出他本身的性格、因事件被影響的情感、等等心理因素。為什麼可以呢?因為受測者受到的刺激是模糊的,(每個的生活經歷又不同、個體之見有差異)那麼他的反應就很有可能跟最近想到的、被困擾的事件有關:甚至,還可能跟小時候的家暴有關。

    換句話說,羅夏克投射測驗,就像是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火柴;小女孩真正看到的是她心中所奢望的那些影像,而火柴只是輔助工具而已


    雞脫光招待客人-觀你所思

    雞招待客人

    最近幾天有一則新聞很紅,就是「雞脫光招待客人」。故事的始末大概是,有老師出了上圖的題目,但議員覺得「有性暗示」,要求懲處相關人員。

    如果按照墨漬測驗的背後理論來說明的話,就是:

    「議員阿~來來來你看喔」
    「你說了這句話,代表你投射了「雞脫光光招待客人」是性暗示的想法」
    「請議員以後在餐桌上要克制這種想法喔」
    「不然以後吃個飯就想東想西的,對身體不好啦」

    以上。


    延伸閱讀

    2013-10-27

    《刺激1995》心得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目錄

    前言 + 介紹

    其實在還不知道要播電影之前,我本來打算要拿來補眠的(遮臉)。

    《刺激1995》,原名《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故事發生的場所主要是在「沙堡」(Shawshank)這個監獄裡面,男主角安迪是一個銀行家。在片中,他本來想要報復外遇的妻子,但在車上喝了幾口酒後,打消了念頭;沒想到,他的老婆以及情夫,在他喝得醉茫茫的時候,竟然被殺害了!

    被冤枉逮捕後,場景隨即轉換到鯊堡。安迪起初和其他獄友一樣,偶爾會被人欺負、期待外出的時間、花些小錢託人買東西。但沒多久,他就抓到了機會-運用他銀行家的知識-從獄卒身上獲得了好處。

    漸漸的,他的生活,因為這些專業知識而變得越來越好-直到他看到了監獄官僚黑暗的一面。故事最後有個大快人心的結局:安迪成功逃獄了、腐敗的官僚一個被抓一個來不及逃,自殺了。而長久被關在監獄、被體制化後的瑞德,也因為安迪的幾句話,在假釋出獄後,重新找到了人生的目標。


    心得

    一、知識就是力量

    在片中,安迪很成功地以自己的專業知識,換取到更好的生活品質。平平都是進監獄的魯蛇,卻因為自己懂得報帳(銀行家的其他專業知識好像不太重要 XD),成功的獲得官僚們的重用、使得他們對安迪青眼有加。這故事告訴我們,平常就要累積自己的專業知識,說不定在往後的某個時候就能派上用場。

    二、滴水可以穿石、鐵杵磨成繡花針

    安迪靠著過人的耐心,用一個小小的鐵鍬,鑽開了獄中厚厚的牆。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二個樵夫住在隔壁,所謂隔壁是隔壁那座山!

    這二座山之間有一條溪,於是這二個樵夫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久而久之他們便成為好朋友了。

    就這樣時間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覺己經過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邊這座山的樵夫沒有下山挑水。

    右邊那座山的樵夫心想:「他大概睡過頭了,便不以為意。」

    哪知第二天左邊這座山的樵夫還是沒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樣!過了一個星期還是這樣。

    直到過了一個月右邊那座山的樵夫終於受不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過去拜訪他,看看能幫上什麼忙。」

    於是他便爬上了左邊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

    等他到達左邊這座山的山腰,看到他的老友之後大吃一驚,因為他的老友正在茅舍前耍太極拳,一點也不像一個月沒暍水的人。

    他好奇地問:「你巳經一個月沒有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嗎?

    左邊這座山的樵夫說:來來來,我帶你去看。

    於是他帶著右邊那座山的樵夫走到茅舍的後院,指著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每天斬完柴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

    如今終於讓我挖出井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哈哈。

    這故事告訴我們:持之以恆,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

    三、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雖然獄友們一直跟他說,不用妄想會出獄了,想開點吧;但安迪總是懷抱希望:一方面是因為他是被冤枉的,二來是他的人格特質就是如此。即便到了最後,典獄長放大絕,決意不讓安迪有出獄的機會,但一山還有一山高,安迪早就準備好了!

    因為安迪的心中一直保有著信念,所以才有辦法堅持到最後。


    小結

    雖然安迪不是小紅帽恰恰,沒有辦法身兼「愛、勇氣與希望」三樣特質、也沒有辦法像數碼寶貝中被選召的孩子,集滿「友情、純真、誠實…」等八項。不過,我們依然能夠從安迪的身上獲得許多的經驗、以及感動。

    為什麼人們喜歡聽故事?第一個當然是因為好奇。人們會好奇這樣的一個人,在面對如此環境下,究竟會發生甚麼事情呢?第二個,就是想從故事裡獲得一些甚麼。就像前面說的,我們至少可以從中得到「智慧」、「堅持」以及「永懷希望」等三項美好的特質。很高興當時沒睡著,可以看到這麼經典的片子 XD

    2013-10-13

    Week 4 導盲犬掃盲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今天宿營結束後,到賣場買飲料

    到入口時,剛好有人帶著一條狗進來。那條狗上面寫著 訓練中,而婦女身上也掛著一條某某協會的證件,看來是正在為往後能夠幫助盲胞的犬隻進行訓練吧

    如何辨識導盲犬?
    一、證件:〈識別證〉
    二、身著紅色背心〈訓練中犬隻及幼犬〉
    三、配戴導盲鞍〈工作中犬隻〉
    - 導盲犬問與答

    雖然被阻攔了幾分鐘,但店員在詢問服務中心後就讓他們進去了。一開始,該婦人就強調說「導盲犬為什麼不能進來,為什麼還要問?」我覺得店員的詢問是無傷大雅拉,只是訓練人員可能受過多次這種情形,反應過激了

    被允許入內後,她說:「在國外,店員都不會詢問,就讓狗直接進來了;為什麼你們要問?」「今天我也被拒絕了很多次,像是在XX裡。為什麼會這樣呢?」當下有點震驚,卻又不是這麼意外;震驚的是,台灣人這麼跟不上潮流(?)、不意外的是,台灣人的確在思想上,不如外國人先進(畢竟很多思想都是舶來品麻)

    還蠻想摸摸那隻狗,不過牠一直在鑽訓練人員的胯下,有事嗎 = =

    在路上遇到導盲犬要怎麼辦呢?
    當導盲犬在工作的時候(帶主人走路或者戴上導盲鞍的時候),千萬不可以跟牠玩、摸牠或呼喚牠,否則會使導盲犬分心。另外,導盲犬沒有戴上導盲鞍時並不一定代表可以跟牠玩喔!還是請您先詢問主人吧!


    最後,旁邊圍觀的人安慰,道:「只是現在的台灣人觀念還沒這麼普及拉,等再過了一段時間,這種事情就不會再發生了。」

    島上還是有溫暖的事情會發生麻,嘖嘖

    Written with StackEdit.

    2013-10-09

    Week 4 網路上的自我呈現

    從這一周開始,嘗試用這樣的方式打部落格好了:

    1. 將一周的事項打在同一篇 - 這樣就不會對每天打網誌感到懶惰了
    2. 利用同步的方式寫文章

    究竟能不能持續下去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Week 4
    2013.10.07-10.13


    應用社心

    今天的應用社心,主軸依舊是放在網路。
    網路上的自我呈現,與現實生活中的面對面,究竟一不一樣?

    在課堂討論上,我們列舉了在甚麼情況下,網路上與面對面會有不同的自我呈現。例子不勝枚舉,舉幾個例子就好

    1. 面對邀約、想要拒絕人時的自我呈現
    2. 對喜歡、討厭的人的自我呈現
    3. 牙痛的時候(面對面時會說不出話,網路上辯才無礙 ...好吧來亂的)

    還有,究竟為什麼在網路上的自我呈現,會與面對面時有所不同呢?網路有一個特別的地方 - 具有 匿名性。當對方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分時,自我呈現就可能有所不同。這就有點像是搶劫的時候,搶匪的臉上都會戴著面具,防止被別人看到。

    突然想到一個議題:匿名性,會讓人做出平常做不出的事嗎
    好像蠻有趣的 XD


    思考與問題解決

    經過上次的入門邏輯後,這週講的是問題解決(這不是廢話嗎)

    問題解決的第一步是要先承認問題的存在。如果連問題都察覺不到,那就別提甚麼想要解決問題了,因為根本都沒有認知到,要怎麼想解決的策略?

    確定問題存在後,替它設定目標。當達成目標後,才算是解決了問題

    第二步則是列出已知的部分。因為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問題,只好從已知的部分挖掘線索。必須要挖角到有用的線索,才能夠進行下一步。

    第三步,找出方法。舉個例子,從家裡到學校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像是先搭站牌離家近的 7 路公車到市區,再轉搭市區的 1 路公車到學校;又或者是多走一小段路,搭上直達校的公車;又或者是直接騎腳踏車到學校。

    • 問題的存在:從家裡到學校
    • 已知的線索:家裡和學校的位置、各式交通工具的存在
    • 可用的方法:轉車、走路搭專車、騎腳踏車

    問題的解決是有 SOP 流程可尋的,特別是這種形式化問題。

    延伸閱讀


    正向心理學導論

    比較古老的心理學(?)的焦點放在怎麼讓人恢復正常:像是臨床心理學,就致力於讓患有憂鬱症、精神分裂症等等精神疾患的人恢復過正常生活的能力;發展心理學則能夠幫助那些有閱讀障礙、學習障礙等發展疾患的小朋友趕上同儕的能力。

    依照這門課的論點,之前的心理學焦點放在讓不正常的人恢復正常,對於怎麼讓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則是絲毫未提;就在這個 moment,正向心理學出現了。正向心理學研究先前心理學較未涉略的部分,像是幸福、快樂等等。所以研習正向心理學,或許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

    即使如此,我還是對這門新興領域有所懷疑阿 ...

    這週提到了個人強項。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部份,透過個測驗,可以知道自己的個人強項。Seligman 列出了 24 項個人強項,可以歸類成六個大項:(待補,手邊沒有資料= =)

    正向心理學認為,透過加強個人強項,可以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


    校慶盃

    排球輸了阿 ...

    慶幸的是,在接球方面沒出甚麼紕漏。對方過來的扣球,幾乎都有接起來、接給前面的輔舉(雖然有一球從我頭頂飛過去結果是場內,乾=  =)

    但舉球手應該要負責的舉球 ... 還是不夠阿

    • 長攻算過得去,雖然沒有暴投出現,但平均的高度偏低
    • 修正球不太修正阿 ...
    • 當一傳太衝的時候,我的舉球也會跟著衝 ...
    • 中間 2 號球高度不夠穩定,有時會舉到 4 號位去
    • Back 還可以,因為不常舉吧

    接下來可以往幾個方面去改進

    • 讓舉球更穩定;高度適中、別太貼網、舉在邊線
    • 先設定好球、壞球可以舉給誰,這樣球就不會舉的模糊
    • 很平的一傳直接撥過去、或是蹲低接
    • 練習吊球

    BTW,我比賽的時候一直在想,今天的跑位怎麼還蠻順的
    原來冠羽沒有在我前面,所以沒有人擋我(小聲) XDD


    Written with StackEdit.

    2013-09-29

    09.24 星期二

    目錄

    Week2



    思考與問題解決 - 邏輯入門

    邏輯是甚麼呢,有請哲學哲學雞蛋糕的站長現身說法:
    朱家安:「邏輯」其實可以用來指兩種東西:形式邏輯(formal logic)和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
    形式邏輯包含語句邏輯(sentential logic)、述詞邏輯(predicate logic)、集合論之類用符號進行運算的邏輯系統。討論形式邏輯的例子,可以參考安萍的blog(http://aaphi.blogspot.tw/)。形式邏輯基本上跟數學很像,研究者大部分時間花在證明定理、區別各種公理系統的邏輯性質。這些技巧基於邏輯語言和自然語言的差異,基本上不太能夠用來分析和評論我們用中文或英文寫的論述(這或許有點類似於一些數學定理被證明出來,但實務上還不知道能拿來做什麼)。
    批判思考,則是市面上談到「邏輯」的時候主要指涉的東西。我們平常說人家講話有邏輯、沒邏輯,大多都是指:在批判思考的層次上,對方的言論周不周全、有沒有錯謬等等。
    當然,我們要談的是形式邏輯的邏輯。形式邏輯簡單可以分成語句邏輯跟述詞邏輯,我們談的是前者。以例一為例

    例一
    語句邏輯的例子:
    1. 下雨後,地板會濕
    2. 下雨了
    3. 地板會濕
    假設 P:下雨Q:地板濕,可將例子翻譯為:
    1. P→Q (若 P 則 Q)
    2. (若)P
    3. (則)Q

    總之,今天聽到了 事實邏輯連詞原子命題真值表 等概念,因為概念繁雜、難以書盡,所以決定開外掛使用傳送門:
    作業是要推導出與 P xor Q 同義的語句,並舉出現實生活中的例子
    互斥或

    正向心理學導論 - 幸福是蝦米挖溝勒

    幸福是甚麼

    怎麼測量幸福

    經驗抽樣法

    即時測量

    2013-09-23

    社會科學口味重的一天(未完成)

    微前言

    最近一直猶豫著如何決定部落格的走向,究竟要像哲學哲學雞蛋糕那樣寓教於樂(?),還是要像 Taiwan2.0 那樣以文載道、化己見為文章的不著痕跡。想想後,還是先打吧。打了之後才會有資料(謎:實驗法中毒喔),才會有所根據得修改方向。畢竟連電腦玩物用 blogger 用的好好的,也買了一個網址;哲學哲學雞蛋糕的舊站(痾,這樣就有兩個舊站了耶,囧)經營的有聲有色、介面獨特,最後還是投向了 wordpress 的懷抱。

    所以拉,還是先打吧,俗話說「做中學學中做」,打部落格就是要「ctrl-c ctrl-v」「先打了再說」。


    目錄

    今天因為一些緣故起了個大早(早上八點起床對大學生來說已經使很早了 XD)。回到住的地方後就著手正向心理學的作業、逛 FB。下午就準備上滿玲老師的應用社心(記得沒錯的話,今天要討論怎麼分派期末要應用的服務)

    Rock 社會學

    季的要補尖括號 XD

    iframe width="420" height="315" src="//www.youtube.com/embed/DDs5bXh4erM"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

    今天在臉書上看到了這篇文章:<什麼是「社運歌曲」?概念釐清與白衫軍運動歌曲的初步分析>。超酷的耶!竟然有搖滾社會學這門學科(好像算在文化社會學裡頭的樣子)

    Google 後的相關訊息:

    以我粗淺的知識背景,我使用畢業歌曲的類比、以及符號互動論來理解這篇文章。

    今天在畢業典禮上播送的歌曲,原來並不見得是專門為了畢業而創作出來的。但今天因為這首歌的歌詞符合了畢業的意境,所以被老師、同學挑選為畢業歌。

    幸福,誰說了算

    應用社心大工程!


    本文用 stackedit 編寫

    2013-09-17

    美麗島風雲


    前陣子買了一套,但竟然只玩過一次而已
    汝為台灣人,不能不玩美麗島!(?)

    為了往後方便查找,在下面附上一些遊玩的資訊



    還蠻好玩的
    可是我很慢熟 ...

    《美麗島風雲》玩法類似《風聲》,是一款也有角色卡、陣營卡、功能卡的桌遊
    不過更貼近生活了(我是看中它會出補充包所以才買的 XD)

    希望可以多玩它幾次,再買補充包

    2013-08-08

    Blogger Hacks

    從使用無名以來,就喜歡對部落格做一些不人道的事情(?)。這個頁面將會條列目前有在使用的、將來想要裝的外掛。

    有在開外掛(?)的部落格清單整理





    網頁架構

    字體語法
    文章樣式
    其他

    2013-08-02

    將臉書訊息嵌入到部落格裏頭

    Twitter 跟 Plurk 好像都有將訊息嵌入網頁的功能,臉書可能是最近才出來的。
    以下是嵌入的方法

    1. 複製以下程式碼,貼到想呈現的地方

    
    <div id="fb-root"></div>
    
    <script>
        (function(d, s, id) {
        var js, fjs = d.getElementsByTagName(s)[0];
        if (d.getElementById(id))
        return;
        js = d.createElement(s);
        js.id = id;
        js.src = "//connect.facebook.net/en_US/all.js#xfbml=1";
        fjs.parentNode.insertBefore(js, fjs);
        }(document, 'script', 'facebook-jssdk'));
    </script>
    
    <fb:post href="YOUR_URL_HERE"></fb:post>
    

    2. 找到想嵌入的臉書訊息。
    • 例:http://www.facebook.com/playpc/posts/10151662784077108
    3. 將程式碼中的 YOUR_URL_HERE 改成該臉書訊息的網址
    4. Done



    2013-07-13

    在 Blogger 上來個顯眼的 code block

    [2016.10.06]

    剛好有人問 css 設定的問題,就順便重新整理一下。

    部落格裡面程式碼的呈現,有分成「句子中的使用」,以及「獨立的程式碼片段」。而大部分在使用的是「獨立程式碼片段」,所以這篇主要在講這個。

    如果要在 blogger 設定的話,流程如下:
    1. 到後台的「範本」→「編輯範本」
    2. 找到 <head> </head> 這個片段
    3. 貼上以下程式碼
    <!-- 顯示程式碼block的語法  -->
    <style type='text/css'>
    .post code {
    display: block; /* fixes a strange ie margin bug */
        font-family: Courier New;
        font-size: 10pt;
        margin:.75em 0;
        overflow: auto;
        background: #f0f0f0 url(http:/your_Image/Code_BG.gif) left top repeat-y;
        border: 1px solid #ccc;
        padding: 10px 10px 10px 21px;
        line-height: 1.2em;
        white-space: pre;
    }

    這樣前置作業就完成了。若之後想在文章中呈現程式碼的話,就把文章切換成 Html 編輯模式,將想呈現的程式碼用 <pre> </pre> 包起來,這樣就會有程式碼區塊了!

    PS:如果要顯示「句子中的使用」的程式碼,就在 <head></head>之間貼上這些程式碼

    <!-- 顯示程式碼inline的語法  -->
    <style type='text/css'> 
    .post code {
        display: inline; /* fixes a strange ie margin bug */
        font-family: Courier New;
        overflow: auto;
        background: #f0f0f0 ;
        margin:.75em 0;
        line-height: 1.2em;
        padding: 1px 1px 1px 1px;
        white-space: pre;
    }
    </style>
    

    在文章中用 <code></code> 包住想呈現的程式碼就好

    參考連結





    [2013.07.14]
    剛說完沒多久就改了 XDD

    參照這篇文章,決定將 <code> 跟 <pre> 分開使用。
    <code>用在行內程式碼,例如:pirnt "hello world!"
    <pre> 則用在區塊的程式碼,例如:
    print "hello world!"

    參考文章



    [2013.07.13]

    因為一些緣故,所以也想要有個漂亮的 code block 區塊 XD
    先來展示一下
    print "hello world!"


    修改方式如下
    1. 到後台的「範本」→「編輯範本」
    2. 搜尋「/* Posts」這個關鍵字
    3. 在「/* Posts」的區塊貼下面的程式碼:
    4. .post code {
          display: block; /* fixes a strange ie margin bug */
          font-family: Courier New;
          font-size: 10pt;
          margin:.75em 0;
          overflow: auto;
          background: #f0f0f0 url(http:/your_Image/Code_BG.gif) left top repeat-y;
          border: 1px solid #ccc;
          padding: 10px 10px 10px 21px;
          line-height: 1.2em;
          white-space: pre;
      }
    5. 把[http://your_Image/Code_BG.gif]換成自己上傳的圖,再把路徑位置貼上去即可。搜尋關鍵字「Code_BG.gif」就可以找到背景圖
    6. Done
    我現在 css 也懂個五成左右,改天應該可以來試著改改看

    參考資料

    2013-07-08

    【筆記】OpenHCI 的第一天

    這天好像算是前置工作坊,希望能夠讓參加的學員先獲得一些基礎知識。看流程的規劃,應下午有 Arduino 的實作,跟一些創意發想、情境脈絡的課程。

    Design the Future


    講者是 iKala 的產品設計總監鄭鎧尹 Keynes Cheng(阿,好想盜圖貼上來 ...),也是MMDays 的 co-founder 之一(襖,我從高中就開始看的部落格 XD),想要談跟設計未來有關的主題。投影片在這邊。

    演講裏頭分享了兩個案例跟三個設計研究的心法。案例分別是 Mutiple Touch 跟 Portable Kinect(暫時這樣取名,因為我沒記下產品名稱);不過很特別的是,Keynes 馬上就接著說:「因為我是讀 Computer Science 的,所以會想要從科技去下手,而不像設計師從需求開始。」對這句話的印象很深刻阿。

    Multiple Touch 技術還可以用來做甚麼?

    Keynes 丟出了 Maslow 的一句話:
    If all you have is a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


    我們手上有了技術,然後呢?就想辦法去 hack 它阿(忘記講者怎麼說的,但用這個詞應該還算貼近原意吧)!研究團隊先有了 Prototype 後,要再進行 Brainstoring 進行發想。最後,他們想到讓虛擬資料可以跟桌上的實體物件作互動,讓 Mutiple Touch 發揮雷神索爾槌的威力!!

    但這樣還不夠阿。研究其實是個 Distrill(淬鍊)的過程。為了精益求精,研究團隊跑到了使用者真正的場域去觀察。大概就是觀察人們是怎麼在雜亂的工作桌上工作的情境脈絡吧(?)。

    最後還要針對原型做很多的修正。像是為了讓物體與資料互動,必須要貼上貼紙才能夠偵測到物件。而他們就很細心的選擇好貼好撕、又不會傷害物體表面的貼紙。細節也不能馬虎呢。

    Kinect 很酷,但能夠更酷嗎

    身為一個窮學生,家裡沒有 Kinect 這個酷玩具。不過 Keynes 等人覺得,Kinect 很酷沒錯,但能不能再更酷一點?他們認為 Kinect 把使用者限制住了;因為偵測範圍有限,使用者只能在機器前的一定範圍內活動,這樣才能夠被偵測到。這是個問題啊!那該怎麼辦呢?

    經過 Brainstorming 後,他們想要重新創造新輪子,讓身體自己就是一個可以接收 input 的介面;如此,就能夠創造出一個 "Portable Kinect"!

    喔,那該怎麼做呢


    (From:http://www.cmlab.csie.ntu.edu.tw/~howieliang/HCIProjects/pubSonarWatch.html)

    除了光可以傳遞訊息外,聲音也可以啊。於是他們就設計了長得像手錶的裝置,它可以發送跟接收反彈的聲波,這樣就可以定位手指的手臂上移動位置了。可是問題又來了:使用者看不到操作的介面阿!光一隻手指在手臂上滑來滑去的,我怎麼知道這台機器做了甚麼事情?

    針對這個問題,他們想到了解決方法:那,就在手指端上加個螢幕給他看囉~。於是最終,他們發明了一個 "Portable Kinect",它有著無所不在的 input(手腕上的聲波接受器),還有著無所不在的 output(手指上的透明顯示器),好像真的比 Kinect 酷了一些。

    總結

    最後講者總結如何能夠 Design the Future

    一、要 "think big and wild"

    • 因為從小到大學校的經驗與訓練,都是叫我們把做不到的事情給排除掉。有些天馬行空的想法,不應該這麼早就被抹煞掉。像如果在學生時期,跟同學說「诶,我想要做一個可以辨識一切的桌子;像是我把杯子放上去,那張桌子就會跟我說這個杯子在哪邊買的到」,應該會被笑吧。
    • Logic will get you from A to B. Imagination will take you everywhere - Albert Einstein
    • 增加想像力的三個 tips:read more, Explore more, discuss more
    • The future is already here -- it's just not very evenly distributed - William Gibson

    二、在原型和技術上,要更 geeky

    • 原型不是靜態的;應該要重複的 redesign 原型。產品需要使用者在時間環境脈絡下去使用,這是有意義的。就像是做黏土一樣,光是畫一張草稿是不夠的,還需要不斷的弄髒自己的手,對 Prototype 不斷的塑形。
    •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invent -Alan Kay

    三、盡可能讓人因更早介入研究(不確定 lol)

    • 互動的過程就像是在用節流閥一樣,使用者不需要知道水是從哪裡、如何從水龍頭裡流出來的,使用者只知道水龍頭容不容易轉開、有沒有適當的水流流出。也就是說,使用者不需要知道產品背後的原理、設計,他在乎的只是介面帶給他的體驗好不好而已;好的介面是成功的一半。
    • Customers can't always tell you what they want but they can always tell you what's wrong - Carly Fiona
    • Lif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ackward; but it must be lived forwards - Soren Kierkegaard
    • Any sufficiently advanced technology i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magic - Arthur C. Clarke

    Q&A


    • 深藍是甚麼,可以吃嗎(在最後幾張投影片有提到)
    • 深藍不是泛藍、也不是論壇,而是指 IBM 曾經開發過的一台電腦的型號。而我在最後幾張投影片要說的是,即便不使用超級電腦,一個普通的棋手配上一台普通的電腦,程度也會大幅攀升;這就是科技的幫助。
    • 深藍論壇深藍電腦《Race Against the Machine 》

    • HCI 對設計有幫助嗎
    • 有一種東西叫 emotion design(不太確定 ~"~)
    • 恩 ... 舉幾個例子好了。電腦在從前是黑白的,當有了色彩之後,有人就好奇顏色對使用者有甚麼影響。結果發現,他們情感上覺得顏色對操作電腦有幫助,但在實際的數據上卻沒有顯著的效果。
    • 那消費者買的嗎?還是買單。雖然背後的功能沒有改變,但在情感上使用者是覺得有加分的。

    後記

    1. 紀錄式心得好累 ...,接下來幾篇看要不要改變形式好了
    2. 標題好想取《好槌子,不敲嗎》... 
    3. 好像在第一人稱跟第三人稱視角跳來跳去 XD
    4. Evernote 隨筆筆記
    5. Design the Future 投影片

    OpenHCI 心得文目錄

    沉澱了幾天後,終於下定決心準備開工了 ~

    因為一些因緣際會,得到了 passport 的資格,得以一進演講現場窺其堂奧(成語典裡竟然沒這個詞 ...)。藉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就把聽演講所獲得的東西打成網誌了。把心得文分成六天來打好了,順便練習一下怎麼用 Markdown 來打網誌 XD


    附上相關連結

    2013-05-12

    中文屋論證

    改編自《科學哲學》的期中報告

    簡介圖靈測試

    在討論「中文屋論證」前,必須要先探討「圖靈測試」。圖靈在對人工智慧的研究中,提出了一個叫做圖靈測試(Turing test) 的實驗,嘗試定出一個決定機器是否有思考能力的標準。圖靈測試的做法大約如下:

    如果一個人(代號C)使用測試對象皆理解的語言去詢問兩個他不能看見的對象任意一串問題。對象為:一個是正常思維的人(代號B)、一個是機器(代號A)。如果經過若干詢問以後,C不能得出實質的區別來分辨A與B的不同,則此機器A通過圖靈測試
    -from 維基百科

    也就是說,當機器A能夠以假亂真時,我們就可以宣稱說它通過了圖靈測試、機器A或許真的能夠理解C所說的話。以一個例子來說明:

    假如說,C明天放假想要出去玩,但不曉得會不會變天,於是拿起手機打電話問人。嘟…,通了。電話的那端A跟C說「明天有70%是晴天喔。」於是C準備好了行李,快快樂樂的出門去了;但,剛剛通話的A其實是Siri!Siri竟然正確的回答了C的問題!

    中文屋論證

    為了探討電腦究竟有沒有心靈,美國哲學家瑟爾提出了一個思想實驗,名為中文屋論證(Chinese Room Argument)。中文房間的實驗過程可表述為:

    • 一個對中文一竅不通、以英語作母語的人(代號D),被關在一間只有兩個通口的封閉房間內。房間裡有一本用英文寫成,從形式上說明中文文字句法和文法組合規則的手冊,以及一大堆中文符號。房外的人不斷向房間內傳送用中文寫成的問題。房內的人按照手冊的說明,將中文符號組合成對問題的解答,並將答案遞出房間。
      - from 維基百科

    問題來了。D其實並不懂中文,但他卻能夠回答中文問題,並通過圖靈測試(也就是以圖靈的定義來說,D通過了測試,代表D確實理解外頭傳來的話)。但,這代表D真的懂中文嗎?不,他當然不懂!那究竟問題出在哪?

    倘若將中文屋論證寫成簡單的型式的話,大約如下:

    1. 要真的懂話語的內容(語意),才叫做理解
    2. 電腦程式(手冊說明書)只是語法結構而已
    3. 語法不是語意,也沒有辦法構成語意
    4. 所以,電腦程式(手冊說明書)並沒有辦法理解話語的內容

    從推論可以看出,D不過就是照著語法結構排列中文符號而已,並不是真的理解話語內容。

    個人評論

    僅以列點的方式進行評論

    • 真的要懂話語內容才叫做理解嗎?假使今天有一家公司發了員工手冊,要每位員工嚴格執行員工手冊上的規定。那麼,從顧客的角度來看,因為員工們都是遵照著員工手冊上的指示,所以顧客們會覺得員工是冷冰冰的機器嗎?

    • 就算不理解中文,難道就代表不具有「理解」這個性質嗎?倘若今日一個俄國人來到了台灣,他對中文一竅不同,難道我們會說因為這個俄國人他不懂中文,而宣稱他只是一台冷冰冰的物體,完全不懂世間上的萬事萬物嗎?

    • 有沒有可能是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與電腦溝通?電腦的語言姑且成為程式語言,有一種最原始的程式語言叫做組合語言。這個語言是電腦可以直接執行的。那麼組合語言,或是說電腦語言,算不算電腦有「理解」性質的證據?會不會是人因為沒有理解電腦語言的能力,反過來咬電腦一口說它們沒有理解的能力?

    2013-01-06

    這個部落格的文章分類及標籤

    因為 Blogger 的文章分類有點雞肋==,所以我想要找些其他的方式來分類和 Tag 文章。可是苦尋許久,看到比較相近的有,階層式標籤。可是我嫌它有點麻煩,所以就想到了這個方式 - 直接將標籤的網址連結回文章,然後標籤間的層遞關係就可以直接用編輯文字的方式呈現了,不用再搞語法那些有的沒的。

     

    以下是我的分類(會不定時更新)

    學科

    • 自然科學
      • 地球科學 / 地球科學
      • 物理
      • 化學
      • 生物
    • 行為科學
      • 心理學
      • 經濟學
    •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 人文科學
      • 哲學

     

    參考分類的資料

     

    延伸資料